椿萱茂资讯 | 如何应对失智长辈的异常行为?这场圆桌论坛给出答案

2025年09月02日 新闻资讯
字体大小 A A+

认知有碍,关爱无界。围绕2025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日“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的主题,椿萱茂(上海康桥)老年公寓于七周年庆典之际,成功举办“如何做好失智长辈的异常行为干预”主题圆桌论坛。会议汇聚医疗、照护、公益及行业协会等多领域专家,从药物与非药物干预、社区支持等维度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索失智症早期干预与科学照护的新路径,以专业和爱心切实守护长辈认知健康。



七周年庆典现场欢声笑语交织,温情与活力并存,生动展现了一老一小其乐融融、社区共建温暖相伴的美好画面。

活动在康桥第一幼儿园小朋友们活泼可爱的开场舞《牛牛牛》中拉开序幕。孩子们稚嫩而充满活力的表演瞬间点燃全场热情,这份来自社区小家人的祝福,为庆典注入了蓬勃的生机与希望。

公寓在住长辈们则带来了韵味十足的扇子舞《中国美》。一柄羽扇,一袭红裳,既舞出了东方神韵,更展现了长辈们的风华不减。这一少一老的同台辉映,成为椿萱茂“邻里共情深”理念最生动的写照。

社区联动不仅是节目的交融,更是情感的共筑。康花社区党委书记施晓岚暖心致辞:七年来,椿萱茂已成为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温暖家园,更是社区践行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生动缩影。社区小朋友与公寓长辈们的同台演出,彰显了社区与椿萱茂紧密共建的丰硕成果。

最终,全场在慷慨激昂的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中达到高潮。这份浓浓的家国情怀与邻里温情,共同铸就了椿萱茂(上海康桥)老年公寓七周年最温暖的记忆,也将“邻里守护 欢乐之家”的生活理念深植于每个人心中。


椿萱茂(上海康桥)老年公寓作为爱夕医养联盟成员单位,长期致力于引入专业医疗资源、开展社区公益筛查,积极推动失智症的早发现、早干预与早治疗。

在七周年庆典之际,特邀多位行业专家共聚一堂,围绕失智照护展开深入探讨。与会嘉宾包括: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爱夕医养联盟秘书长白丽;国际认可疗法培训学院认可教师、椿萱茂失智照护服务总监赵大鹏;剪爱公益理事长、爱在记忆逝前慈善信托发起人汤彬;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认知症专委会副秘书长孙静;以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汤跃宇。他们的共同参与,为论坛带来了多维度、高水平的专业见解。

白丽博士系统解读了爱夕医养联盟从全方位关注病患到赋能专业照护的核心工作,并从临床实践出发指出:当长辈出现猜疑、藏物、攻击等异常行为时,仅依靠亲情关怀难以有效应对,家属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介入。她提出“急性期在医院规范治疗,稳定期返回社区或家庭”的医养结合路径,通过专业支持为家庭照护者提供“喘息服务”,从而全面提升失智长辈与家庭的生活质量。

赵大鹏老师则强调:“认可疗法不是纠正错误,而是理解情绪。”要通过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

汤彬理事长表示未来将通过“脑健康2030计划”,搭建社区与专业机构之间的资源桥梁,推动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不仅要让家属走进来,也要让专业服务走出去”,他提出将在上海200多个街道设立服务点,把椿萱茂的优质及专业的照护理念延伸至更多家庭。

孙静副秘书长从行业层面指出,专委会近年来编制了《认知症照护案例集》《认知症专区建设运营指南》等实用工具,协会将继续推动国内外经验交流、开展专业培训,助力实现“让每一位长辈被温柔以待”。

汤跃宇博士强调:“药物治疗是肥料,非药物治疗是土壤和阳光,二者缺一不可。社交刺激、认知训练、认可疗法等都至关重要。”

论坛尾声迎来重要时刻——在现场所有嘉宾与长辈的共同见证下,椿萱茂(上海康桥)老年公寓“认可疗法上海工作坊”正式揭牌成立。该工作坊将充分依托椿萱茂在失智照护领域的专业积淀与丰富经验,持续面向家庭及社区开展系列培训与支持服务,进一步推广科学照护理念,惠及更多失智家庭与社区群体。

七周年,是新起点,更是新承诺。响应2025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的中国主题,椿萱茂(上海康桥)老年公寓将继续践行邻里守护 欢乐之家的生活方式,积极整合医疗、社区与家庭资源,推动失智症的早发现、早干预,为中国失智长辈提供更科学、更温暖、更及时的专业照护。

我们坚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失智长辈及其家庭都将在早防早治的道路上获得更多力量,在守护认知的陪伴中拥有更多尊严、支持与希望。


返回新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