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现在主要的养老方式有机构、居家和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是千百年来的主流方式,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现在的养老方式正在慢慢开始向居家和社区养老转变。
我国一直倡导“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希望能转变现在的养老现状,很多朋友认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是一回事,但其实并是不一样的。
居家养老我们都知道,421的家庭结构导致两个成年人要赡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这就让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推出的社区养老呢,也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附,照料老年人的日间生活、护理、家政、精神慰藉等等,也就是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但是住是住在家里的,这让老人的接受度也会高一些。
你可以当做社区养老是在社区中的家里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结合点集中在社区。
我们常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的,比如老人食堂、老年医疗保健机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兴趣大学等等,其实都属于社区养老的一部分,甚至包括老年婚介所、老年人才市场、老人法律援助,也属于其中。
不难看出,社区养老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养老的负担,还能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但社区养老也有弊端,例如在运作成本上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门槛,民政部门投入有限,没有办法顾及到老年社区的方方面面,再有就是人手问题,未来老人越来越多,服务设施短缺,人力成本又高,受教育程度有高有低,还得不断投入培养,就很难有保障。
不论是居家还是社区养老,以上讨论的仅仅从是理性的成本、资源、人手方面去考虑,但更多时应该考虑到现实和老人心理情况,从身体情况、个人意愿、经济能力出发找到合适的养老方式。
上一条:
养老公寓收费标准是怎样的下一条:
社区养老服务优秀案例- 400-086-3377
- 预约参观
- 人才招聘
-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