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微电影揭秘“享老新浪潮”,看长辈如何活成生活的“最佳主角”

2025年07月29日 椿萱茂故事
字体大小 A A+

红毯、灯光、掌声……这不是奥斯卡,而是椿萱茂首届微电影节的现场!四部由长辈们和员工自编自演的微电影《挺拔》《慢忙》《去哪》《通透》温暖上映,不仅展现了他们的才华与活力,更传递了“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起点”信念。这场光影盛宴是椿萱茂送给长辈们的舞台,也是他们重新定义“享老”的宣言。



当被问及为何会有举办一场微电影节的想法时,“我们想打破人们对‘养老’的刻板印象。”椿萱茂负责人表示,“我们想证明,年龄从不是生活的边界,而微电影节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微电影节不是一场简单的演出,而是让长辈们真正成为生活的导演和主角。

从最初脚本创作,到选角,再到拍摄和微电影节首映,整个过程,全程都由长辈主导,《挺拔》篇:赵阿姨从消沉到重拾心气,展现“退休≠懈怠”的态度;到《慢忙》篇:史叔从终日奔波到学会在琴弦间寻找停顿,演绎“快慢相济”的哲学;再到《去哪》篇:玲玲阿姨勇敢追梦,呼吁“人生永远在路上”;以及《通透》篇:杨爷爷用智慧化解家庭矛盾,诠释“岁月沉淀的从容”。每一帧不是在记录时光,而是这些长辈们用各自闪光的日子,在陪着椿萱茂一起慢慢成长。


91岁的杨爷爷作为此次参演者中年龄最长的长辈,这样说道:“这不是表演,是我们真实的生活!”一语道出了这些光影记录背后的深层含义。


拍摄过程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一次生命故事的深度挖掘。

北京远创椿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刚毅在首映礼上这样说道:“微电影不仅是影像的集合,更是对生命尊严的礼赞!”

北京远创椿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刚毅


椿萱茂副总经理文波波动情地分享了拍摄中的感人细节:“最让我难忘的是91岁的杨爷爷,拍摄期间始终跟着团队跑前跑后。他常说‘人老了,脊梁骨不能弯’,这句话后来成了《挺拔》的核心精神——岁月会在脸上留下痕迹,但生命的韧劲永远笔直向上。”


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在住长辈杨爷爷

作为社区的“明星长辈”,杨爷爷身上有着诸多闪光点:既是痴迷二次元的“潮流爷爷”,又是足迹遍布全国的旅行达人,更以独创的“杨氏书法”闻名。此次微电影节上,他不仅倾情出演,还挥毫题写了《挺拔》《慢忙》《去哪》《通透》四部影片的片名,将艺术创作与人生感悟完美融合。





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在住长辈杨爷爷墨宝

远在昆明的钟汾滨阿姨始终心系椿萱茂这个“家”,得知要举办微电影节,她特意创作了诗词。为了传递这份跨越千里的思念,椿萱茂特别策划了暖心行动:由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在住长辈史大钟、聂自卫与员工张瀞丹、郑伟共同朗诵录制,将诗词制作成微电影番外篇《肆水年华 一路欢歌》。当熟悉的乡音在首映礼上响起,现场隔空喊话“钟阿姨,我们想您了”的呼唤——这一刻,距离不再是阻隔,而让这份牵挂显得更加珍贵。

“年轻时我就有个演员梦,但一直没机会实现。”入住仅4个月87岁的赵阿姨在采访中动情地说,“没想到在椿萱茂,这个迟到了多年的梦想终于成真了!”作为微电影节的新人演员,赵阿姨格外珍惜这次表演机会:“剧本里那些晨练、书法课的场景,就是我们每天的日常。感谢工作人员把我们的生活拍得这么真实、这么美。”


椿萱茂·和园长者社区在住长辈赵伦贞阿姨

透过微电影的光影,看到的正是椿萱茂的长辈们“享老新浪潮”的生动实践——这些镜头捕捉的,都是健康养老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

椿萱茂首届微电影节在住长辈表演


椿萱茂(北京西山)老年公寓的舞蹈室里,78岁的董阿姨晨起练舞的身影,完美诠释着“挺拔”的生命姿态;椿萱茂(北京亦庄)老年公寓的公共区域,88岁的王爷爷一边整理物品一边笑谈:“退休后反而比上班时更忙,但这种‘慢忙’让人充实”;而旅居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记录着长辈们跨越15个城市的足迹——刚结束日韩之行的葛阿姨自豪地说:“在这里,年龄从来不是探索世界的障碍。”


当外界还在讨论“如何养老”时,椿萱茂的在住长辈们每月都在尝试新活动。这不是简单的服务升级,而是一场银发生活革命——微电影记录故事,用日常践行理念,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岁月中持续绽放正如杨爷爷在首映礼上所说:“我们不是在养老,是在重新定义人生的黄金时代。”

四部微电影就像四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健康养老”这个词的全新理解:原来退休后的生活可以比青春更炽热,岁月沉淀的智慧能让日常变成艺术。椿萱茂用镜头证明,当社会还在讨论如何养老时,真正的长辈早已在实践如何“享老”——享受成长,享受创造,享受生命永不落幕的精彩。


返回新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