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这场国务院发布会,关于养老,透露了太多重要信息

2021年12月15日 养老动态
字体大小 A A+

12月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小编帮大家把重点内容整理出来,一起来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在《意见》当中看到,这次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提到非常突出的位置,我们想了解一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具体内涵,还有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落实《意见》?谢谢。

王建军:

健康老龄化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将协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和保障,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浙江日报天目新闻记者:

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拥抱网络和智能终端,但是许多老年人在用手机办业务的时候仍然看不懂、学不会、用不好,请问近年来在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和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方面有什么进展?如何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谢谢。

何亚琼(刘健 摄)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
第一,聚焦便老利老惠老,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我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中解决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中遇到的困难。

比如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在电信服务这块,我们除了保留线下的传统“面对面”服务以外,还专门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困难开发了“一键呼入”和“爱心通道”等暖心服务。特别是“一键呼入”深受老年朋友的喜爱,我们已经累计为7000万老年用户提供服务。另外,我们开展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在座的年轻人很多,我们经常上网站,但是网站和APP有时候老年人确实不知道怎么用。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对173家网站和APP完成改造,解决了老年人看不懂、学不会、用不好的问题。在今天疫情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好多老年人应用智能手机使用通信行程卡就出现了问题,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工信部专门组织开发了短信验证行程卡,解决了这些老年朋友的关切。

第二,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服务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专门针对老年人很关心的就医问题,遴选了“医全通、全药通互联网平台”,专门选择了“AI智慧互联网医院”“面向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的数字中医惠民服务”等这些示范项目,通过这些示范项目,引导老年人在数字化就医方面有简单便利的方便使用。特别是中国的5G发展比较好,我们专门组织开展了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让5G赋能医疗健康。总之一句话,让更多的老人家能够简单便利地受益于信息社会。

第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编制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开展智慧养老应用试点示范。我们累计创建了示范企业167家,示范街道,包括农村乡镇297个,示范基地69个,树立了一批非常好的行业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我们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遴选了118项产品和120项服务,我是来自工信部消费品司,我们消费品司连续8批发布了《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在这里把一些适老产品、智慧养老产品放进去。

下一步,工信部将和在座的部委一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锚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出台更多更好的标准和规划,持续推进老年用品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加速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谢谢。
北京日报记者:

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请问住建部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汪科:

第一,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今年11月份,我部联合中国残联等12个部门印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乡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包容性水平明显提升,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到百分之百,将支持110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的生活。

第二,推进适老化改造方面。主要是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适老化改造相结合。2020年7月份,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强调要改造和建设小区及周边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到“十四五”期末,力争基本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第三,完善相关工程建设标准。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大力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一是推进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推动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均衡配置、系统布局。二是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推动补足城市养老设施不足、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活动场地不足的短板。三是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圈,支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四是推动既有老住宅、老公建、老厂房的改造利用,推动加装电梯、无障碍环境建设,方便老年人出行、参与社会活动。

新京报记者:

《意见》提出要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能否介绍一下当前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有什么探索经验?下一步将如何落实?谢谢。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邦华:

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2021年版)》,也是在“老有所养”的栏下设立了“养老助老服务”项目,在不同层次的探索和实践中,至少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第一,基本养老服务是管基本,要聚焦服务老年人的失能照护和生命安全等基本需要,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第二,基本养老服务是面向全体老年人,但是也要优先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需要。第三,基本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提供,非基本养老服务由市场调节,形成以家庭为基础,市场、社会、政府各司其能的新型养老模式。

近期,民政部在总结前期《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相关行业标准基础上,制定了《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目前正在对外征求意见,也希望大家关注和多提宝贵意见。

第一财经记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消费市场也蓬勃发展。请问在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方面,《意见》有哪些具体的考虑?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郝福庆:

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作为: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研究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就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老年用品产业、科技化智能化升级等领域加强系统谋划。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包容开放的发展环境,完善便利高效的监管服务,让市场主体蓬勃发展、银发经济充满活力。三是支持产品创新。制定老年用品和服务目录、质量标准,加大老年产品的研发制造,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产品。四是培育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创新力强、品质优良、标准规范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为老服务优质品牌”,引导老龄产业集群发展。

凤凰卫视记者: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有观点认为老年人基础疾病比较多,但是出门又比较少,没有必要来接种这个疫苗。请问接种疫苗能够为老年人起到怎样的保护作用呢?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都知道,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疾病,从目前全球的情况来看,老年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他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远远高于年轻人和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疫情最有效的手段,让老年人尽早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已经要求各地在疫苗接种工作中,要特别关注老年人,要为老年人提供周到的服务。所以从老年人健康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建议所有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和有慢性病但是控制平稳的老年人,而且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老年人,都尽早接种新冠疫苗,争取做到“应接尽接”,这不仅是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保护,也是对老年人的家人健康的保护。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目前我国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约有4000万,《意见》中强调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请问将怎样落实居家、社区、机构三者的协调发展,在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谢谢。

李邦华:

怎么实现居家和社区机构相协调呢?主要通过发挥居家上门服务和老年人到社区服务,以及机构发挥支撑作用这三种方式。在居家服务方面,刚才讲上门服务这块,我们现在重点在推进家庭养老床位。

“十四五”期间,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下,我们今年选了42个项目地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通过把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递送到家庭、递送到老年人身边和床边,让他们享受养老机构的服务。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重点要推进老年餐桌、日间照料、短期托养、互助服务等服务形式,让老年人从家门口走到小区门口就能够享受到身边的养老服务。

对养老机构来讲,一方面养老机构要提质增效,要增强他们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的能力。到2025年,全国养老机构的护理型床位要达到55%,同时,我们也鼓励养老机构应该把养老机构的院门打开,主动积极上门提供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实现居家、社区、机构三种服务各展所长,同时相互融合、相互衔接,形成综合的一种服务模式,让老年人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小区里面,还是去养老机构,都能得到比较专业的养老服务。这是从“十三五”到“十四五”协调发展的一个过程。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随着人均寿命的逐渐增加,我国正在快步迈入长寿时代,但也有数据显示,75%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老年人长寿不健康的问题凸显。请问,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王海东:

谢谢提问。确实正如你所说,我国老年人存在长寿不健康的问题,大致1.9亿老年人有慢性病,另外还有4000万的失能老人。这次中央文件对加强老年健康支撑体系的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下一步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来发力推进。一是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和管理,二是对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三是推进医养结合。

第一方面,我们主要抓两个重点环节。一是老年人的预防保健。通过开展预防保健,让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所以我们要开展一系列的老年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健康管理项目,开展老年人居家上门医疗服务,也开展一些专项行动,比如说老年口腔健康行动、老年心理关爱行动、老年营养膳食行动、老年痴呆防治行动等,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二是要尽力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我们要大力建设综合医院的老年医学科,去年年底,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人科达到28%,2025年计划达到60%。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建设康复医院、护理院,还要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活动,目的就是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

第二方面,关于失能老年人的照护。首先还是要继续开展预防和干预行动,尽量减少失能的发生,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也开展了老年人失能预防干预项目,现在在全国推进,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预防为主。二是对已经失能的老年人,我们要提供从居家到社区到机构的全链条的长期照护服务,同时要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这样才能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精准的长期照护服务。同时,我们要大力推进“互联网+照护服务”,发挥智能技术的作用。这是在失能老年人的护理方面。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继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争取早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第三方面,关于推进医养结合。首先,还是要继续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的衔接和整合,特别是在基层要加强资源整合,要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的协议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养老服务。同时,我们今后要在社区层面增加服务供给,以社区居家为重点,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

第二,鼓励基层探索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规范转换机制,目的就是通过我们的制度创新,来尽可能方便老年人健康养老,这是一项新的制度创新。

第三,我们还要推动医疗机构的转型,就是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动一些二级及以下的医疗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和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养老服务。

第四,我们要开展医养结合质量提升行动和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活动,在全国创建一批医养结合示范的县(市、区)和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通过示范引领促进医养结合的高质量发展。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深,老龄工作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本次出台的《意见》与2019年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中长期规划》相比有哪些突出特点?谢谢。

郝福庆:

《意见》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将加强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原则贯穿文件始终。强调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为做好老龄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各级政府要统筹各类资源,推进优质资源向老年人身边聚集。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强调广泛动员社会参与,调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家庭养老、个人自我养老的作用,形成多元主体责任共担、老龄事业人人参与的新局面。四是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

南方都市报记者:

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一直是我国老龄工作的难点和焦点,随着劳动力向城市单向流动,中国农村也出现了一大批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有些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出现了患病自杀的极端事件,这也成为妨碍乡村振兴建设的巨大社会问题,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怀,政府如何推动全社会一起有所作为?谢谢。
李邦华:

总的来讲,对农村留守和空巢老年人关爱服务大概分三个层次:

一是在推进普惠性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中,农村的空巢老年人是重点的服务群体和服务对象,包括我们在推进老年人餐桌、日间照料、适老化改造等工作,如果是空巢老年人,应该是优先照顾的政策对象。

二是这些年我们在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过程中,结合农村实际、特点、特色,把空巢老年人的服务纳入到养老服务重点,也有不少的创新和实践,比如说我们这几年推进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就是通过年轻的老年人照顾年纪大一点的老年人,还有推进“党建+农村养老服务”,通过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凝聚或者组织社会各方资源为农村老年人服务,重点服务对象也包括农村留守或空巢老年人。我们在发改委的支持下,“十三五”以来一直在开展农村社会兜底项目建设,改造和提升农村敬老院服务能力,以前农村敬老院主要是为特困对象服务的,改造提升以后面向全体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也是把空巢老年人作为重点服务的对象。

三是针对农村留守和空巢老年人,发展建立了专门的关爱服务体系,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建立了关于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普遍地开展对空巢和留守老年人的定期巡访制度,不管是通过志愿者还是政府购买服务,或者通过村集体、村委会这些组织力量,定期探访留守和空巢老年人,了解他们的养老需求,有什么困难,提供应急救援,避免发生一些冲击道德底线的事情。

总的来讲,农村留守和空巢老年人是整个农村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关注的重点群体,我们希望他们在子女或者家人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能够在家养得好、养得安全。谢谢。红星新闻记者:

《意见》指出要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要达到60%以上,目前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情况是怎么样的?存在哪些短板和薄弱环节?针对老年医学人才培养,目前有何规划和准备?谢谢。

王海东:
为什么要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的疾病特点。老年人患病比例特别高,特别是慢性病和常见病比例都比较高。另外,老年人多病共存的特点比较明显,所以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就是针对老年人的患病特点,为老年人有针对性的开展诊治服务而设计的。2020年底,比例达到28%,中央文件的部署到2025年要达到60%,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的设置比例要达到60%,按照这个目标来讲,我们还要下大力气加大这项工作。

下一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这项工作: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刚才你也提到了,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我们老年医学科不仅要有硬件的配备,还要靠人才支撑。目前来讲,今年实现了一个突破,就是将老年医学人才首次纳入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卫生健康紧缺人才培训项目,这是一个重要突破。今年首期全国培训3000多人,我想这会明显提升老年医学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二是加强业务指导。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制定出台了《老年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这是一整套规范性的文件,对老年医学科的设置运行、科室管理等都作出了具体明晰的规定,我们下一步要加强培训,加强业务指导,提升老年医学科的建设水平和质量。

三是加强督导和考核。目前我们已经将老年医学科的建设纳入到健康中国行动的监测评估范围。下一步,我们要督促各地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推动这项工作落实落地,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谢谢。




返回新闻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