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餐厅爆红背后
有多少不能言说的无助和孤苦
前段时间,一部综艺《忘不了餐厅》第二季火了。
一篇文章的留言里,我们看到了这些~
01网友随心所欲说
分别半年左右,当父亲随哥哥从外地回到家里时,哥哥告诉我父亲晚上会忘记起夜,于是我给父亲的床边开着一盏小台灯,床头放好一瓶水,安排好父亲上床入睡并叮嘱父亲注意盖好被子,父亲一直都笑着应许显得很高兴,在我即将关门走出父亲房间时我对父亲说:
“爸爸,我就在外面客厅的沙发上睡,有什么事你就喊我”;
父亲顿了一下问我:“怎么喊你?”;
我说“爸爸你喊我名字呀!”
父亲迟钝了一下问我“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迟疑的对父亲说:“爸爸我叫XXX”
父亲说道“哦!好好好”
关上父亲卧室门的瞬间,我泪流满面……
02网友波烟玉说
很早就听过这个病,那时候没有太多概念,只以为是健忘一点。直到后来,家里有一位爷爷得了这个病....
第一次去,他只是反应比较慢,但还记得妈妈、记得我、记得我家的小侄女。
第二次去,他指着小侄女问是谁,疑惑的问我是谁。解释以后,他感慨说:“都长这么大了啊。”
.......
第五次去,他不怎么会说话了,忘记了怎么拿筷子......他忘记的越来越多,直到连坐都坐不住。
我还记得小的时候他做木匠活,组装自行车,手巧的让我羡慕。但现在,他再也无法拿起那些工具。
看着他从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点点变得手脚无力、记忆力衰退。我恐惧,我甚至不知道如果我有这么一天,还能不能坚强的活下去。经历过生离死别,但我还是第一次感觉到这种疾病的残忍——忘记了回忆,丢失了光阴。那么我还是会是我吗?......
近50条留言,十万人阅读...人们或共情、或难过,娓娓道来里,我们却惊讶地发现:原来有这么多阿尔茨海默病长者,都隐秘在我们生活那些未曾触摸的角落。
比起眼见的世界,数据来的更直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球目前平均每3秒钟新增一位痴呆症患者。
2018年全球有5,000万人罹患痴呆症,2030年预计增加到8,200万人。
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AD患病率为3.21%,患者约有700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面对这一群体的照护需求,椿萱茂早在2015年,便与美国领先养老运营商Meridian合作,引进认可疗法、音乐疗法、园艺疗法等国际先进失智照护理念和方法,并结合中国文化特点,精心打造了专业失智照护非药物解决方案——“忆路同行”。
同年,椿萱茂与认可疗法培训学院(VTI)建立合作,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认可疗法授权机构(AVO)。在5年的实践里,更是获得了无数的实战经验。
忆路同行
“忆路同行”是远洋·椿萱茂与美国领先的失智照护运营商Meridian Senior Living合作,充分结合中国长辈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特点打造的中国本土化失智照护解决方案。我们以“科学照护失智长辈”为己任,从疗愈性环境、就餐体验、身心健康管理、投入生活、家属/照料者支援五方面,为失智长辈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支持与帮助,有效提升了长辈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病程,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
远洋·椿萱茂忆路同行简介
极致服务,理念先行
“忆路同行”理念来源于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遵循“以个人为中心”(Person-Centered Care)的先进照护理念,充分借鉴美国及整个西方社会多年来对失智症的病理、心理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
忆路同行失智照护五大服务
“忆路同行”失智照护解决方案致力于为长辈创造健康、快乐、安心、有尊严的生活。我们视长辈为能体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个体,将长辈的过往人生经历融入到日常照护当中,充分尊重长辈的选择,维护长辈自尊。
五大服务内容科学、系统地运用多种非药物干预技术,确保了个性化服务计划的定制和实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长辈的生活和社交能力。自2014年以来,“忆路同行”在远洋·椿萱茂全国多个项目实践落地,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了市场与长辈家属的普遍认可,在业内拥有较高影响力。
01疗愈性环境
以打造“以个人为中心”的疗养环境为目标,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等多个维度,为失智症长辈营造全方位的“疗愈性空间环境”,满足长辈身心健康需求,有效改善症状,减轻异常行为,延缓病程,提升生活品质。
02就餐体验
“忆路同行”依据地中海饮食模式和MIND饮食模式,开发出适合中国长辈的一系列失智餐品。舒适宜人的就餐环境可唤醒长辈记忆,打造完美就餐体验;丰富的厨房体验活动可增进长辈独立生活和社交能力。
03身心健康管理
关注长辈身心健康,对疾病风险、睡眠障碍、异常精神行为(BPSD)等进行科学管理,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在生理和心理上全方位呵护长辈。
04投入生活
在充分尊重长辈个性的前提下,“忆路同行”方案针对失智症的不同类型及表现,灵活地将认可疗法(Validation)、音乐疗法、园艺疗法、认知训练、运动疗法等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技术和长辈的每日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为长辈提供丰富的文娱和社交活动,充分保留了长辈生理、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功能,延续了社会角色,有效提高了长辈的生命质量。
入住远洋·椿萱茂的失智长辈不仅没有因为罹患失智症而使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更在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中重建与家人的和睦关系,获得归属感,感受到爱和人生的意义,达到人生需求层次的最高境界。很多失智长辈在远洋·椿萱茂每天的生活都过得舒心精彩,培养了新的兴趣爱好,开始了自己的新“事业”。
05家属/照料者支援
“忆路同行”组织家属/照料者支援互助小组,每月举行社交活动,家庭聚会和跨代交流等,帮助失智症长辈的家属了解失智症护理常识,掌握与失智症长辈的沟通技巧,有效缓解了家属和照料者压力,让失智长辈获得归属感、被爱和尊重感,也大大提升了家庭幸福感。
关爱失智长辈,与您忆路同行
姓名:金阿姨
性别:女
年龄:74岁
家庭住址:北京市
病史提供:外甥女
入住双桥椿萱茂时间:2015年5月17日
一、诉求
进行性记忆力下降2年。
二、入住前情况:
1、长辈自2013年出现记忆力下降,主要为近记忆力下降,常找不到常用的东西。和妹妹说要去探望,结果忘记出门。
2、2014年左右出现迷路,找不到常去的地点。去幼儿园接侄女家的孩子,将孩子放在楼下自行离开。同时性格出现变化,变得胆小,有时给家人打电话诉说独自在家感到害怕(长期独居)。家人发现其有时说“看到车子”了(实际不存在)。生活能力较前下降,自己做饭的次数较前明显减少。
3、2014-2015年,日常生活能力逐步下降,如厕、洗澡、转移、穿衣均需提醒或协助。语言功能尚保留,但有时沟通内容和事实不相符合,夜间睡眠一般,有时醒来后会有一些异常行为。
4、2015年,家人带长辈就诊于宣武医院,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中度”,给予口服“美金刚”“艾斯能”治疗。
5、长辈自发病以来,进食量基本正常,大小便有时会失控。
三、既往疾病史
既往有脑梗死 、慢性支气管炎 、双耳听力减退 、右下肢外伤后遗症 、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病情均相对稳定。
四、 难忘经历:
1、 性格开朗大方,为人热情、善良、要强。未婚无子女,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家人之间相处关系很好。
2、在北京化工学院毕业后在橡胶研究院做工程师,1969年—1978年在桂林参加工作,后常提及在桂林去过的公园。
3、喜欢吃零食,饮料和茉莉花茶;喜爱广东音乐;喜欢红色;喜欢酸味;喜欢孩子,尤其是女孩。
4、生病后幻想自己在照顾一个孩子叫“小美丽”。
5、不能提及婚姻、孩子等话题,讨厌亲昵的语言或亲密的肢体行为(如拥抱亲吻)。
五、 入住诊断:
1、痴呆(阿尔茨海默病)
2、脑梗死后遗症
3、 听力下降(双侧)
4、坐骨神经痛
5、慢性支气管炎
6、右下肢外伤后遗症
六、入住评估:
1、ADL:洗澡、如厕、转移、穿衣、进食均需要协助 。
2、跌倒风险评估:16分(8分以上为高风险)。
3、认知功能评估:中度认知功能障碍。
4、行为情绪评估:夜间有时醒后有情绪波动或异常。
七、入住后情况:
2015年-2017年
• 2015年7月26日:下台阶时跌倒,右膝关节肿胀,皮肤轻微擦伤。
• 间断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发热等),对症处理后好转。
• 2017年1月9日:现发热伴有呕吐,就诊于民航医院,诊断为“甲流”“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
2017年-2018年
• 认知功能逐步下降;社交能力减退;语言功能减退,无法表达自己,后逐渐发展至不能完成和外界的沟通。
• 坐骨神经痛,行走能力下降,后期转移基本依靠轮椅,双下肢逐步出现肌肉萎缩。
• 2018年长辈咀嚼和吞咽功能逐步下降,需协助进食,进食量逐步下降。家属拒绝鼻饲进食。
八、晚期阿尔茨海默病特点:
1、情感和生命均非常脆弱。需要照护者要更细致,更耐心。
2、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吞咽反射减弱,发生误吸的几率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也增高,病死率也很高。晚期病人的死亡原因90%以上是因并发肺炎。
3、通常伴有多系统的疾病,医疗护理难度加大。药物治疗手段十分有限,重点在于如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
九、管理要点:
“以长辈为中心”
1、心理护理
2、安全护理
3、睡眠护理
4、饮食护理
5、预防并发症
6、家属教育
椿萱茂失智照护分享
一、案例特点:
1、老年女性,74岁。隐匿起病,进行性发展。
2、病程符合AD发展进程:早期记忆力下降,逐步出现性格改变,后期出现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3、合并多种慢性病:脑梗死,慢性支气管炎,坐骨神经痛。
二、个性化照护服务定制:
1、风险防控,主要做好防跌倒,防噎食。
2、疾病风险管理:肺部疾病和脑血管病。
3、肢体康复训练。
4、ADL生活照料。
5、多感官刺激。每周为长辈安排三次单人多感官刺激,增加长辈与外界沟通次数。以触摸、音乐、嗅觉、味觉刺激为主。
6、家属互助
(1)与家属定期保持联系,了解家属期望,沟通长辈病情变化。
(2)与家属沟通多感官刺激方法,鼓励家属探望时多以肢体触摸沟通为主,改善沟通方式。
三、照护效果评价:
1、进食情况改善,咀嚼能力增强,有自主进食意识。由原来只能进食流状食物变为每餐进食普餐,水果由果汁改为香蕉等软烂水果,每日增加点心加餐。
2、精神状态有所改善,面部表情增多,有自主肢体语言沟通意识。
3、与长辈沟通时长辈反应增强,长辈会自主拿食物放入口中。
4、协助长辈站立,如厕长辈会主动迈步有行走意识。
5、与家属进一步建立信任和亲情。
6、照护负担大大减轻。
您的信息已经提交成功
我们会在一个工作日之内与您联系
感谢您对椿萱茂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