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网上搜索“痴呆 吐痰/吐口水”,你会发现很多家属提到,失智长辈存在随地吐痰/吐口水的情况。一些住在椿萱茂的失智长辈亦是如此。对于照料者而言,这种行为确实很棘手。旁人(包括一些生活在一起的失智长辈)会觉得不卫生,不愿意靠近这样的长辈,照料者可能还需要随时拿着拖把在旁边及时清理,工作量可想而知。
所有行为,包括吐痰/吐口水有时是失智长辈与我们沟通的一种方式,或是他们“未被满足需求”的表达,我们要做的是找出长辈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进行应对。
可能的原因
失智长辈吐痰/吐口水可能是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如:
无法再控制嘴部、喉咙肌肉,或是失去了吞咽功能(特别是他们患有帕金森疾病时),因此他们不再能吞咽唾液
有必要对所服用药物的副作用进行全面审查,以找出哪种药物会导致长辈产生过量的唾液,导致长辈不断吐痰/吐口水
食物、药物或季节性过敏引起鼻炎问题
由于难以提供口腔护理,一些失智长辈会出现口腔问题,如口腔发炎、长疮、假牙不合适、龋齿等,这些问题也是行为发生可能的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肺病及后鼻滴注及分泌腺发生改变等原因也会导致长辈出现吐痰/吐口水的行为
除上述医疗、护理相关问题外,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也可能导致长辈吐痰/吐口水,如:
脱水/口干导致长辈出现吐口水的需求
刚吃了需要处理掉的食物,如苹果皮、玉米粒等
原来喜欢嚼烟草
他们有需求,但苦于认知功能下降,无法表达
感到孤独、被抛弃、生气,比如他们本来想在自己的家里生活,但现在却生活在公寓里
为更好地对长辈的行为进行干预,对长辈行为的记录及描述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能帮助照料者找出行为的诱因及规律,如观察长辈吐痰/吐口水时是否有事可做?是不是在饭后?是不是由于地点/环境的改变?等等
吐痰/吐口水行为的应对
如果长辈感觉无聊而随地吐痰/吐口水,可以通过研究长辈的难忘经历,让长辈参与到某些事情中去
及时通知医生/护士,对长辈吐痰/吐口水行为进行检查,评估身体方面的诱因
如果长辈没有吞咽障碍,可以考虑给长辈提供一点让他嘴巴“忙起来”的食物,如椿萱茂的项目就给长辈提供过薄荷糖,能有效减少长辈吐痰/吐口水行为
看下长辈是否有兴趣相投的“小伙伴”?如果没有,可以给长辈找一位同伴。孤独感会导致长辈生气,生气会通过吐痰/吐口水的方式表达出来,来自于“友谊”的归属感能满足长辈的人类基本需求,减少吐痰的欲望
给长辈口袋里装一些纸巾,或者给长辈一次性纸杯,引导长辈吐到纸杯内。椿萱茂的生活助理就曾利用长辈看重的“党员”身份,引导长辈吐到垃圾桶中,形成了好的习惯
一些长辈吐痰/吐口水是由于身体方面的问题,他们并非有意为之,因为这是他们无法控制的。对于照料者而言,重要的是秉承着“这是一种沟通方式”的态度,通过观察及分析,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