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失智长辈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归属、价值与爱?
今天让我们放眼海外,看看邻国日本如何动员社会力量为失智长辈提供工作场所和机会的做法。时光也许会冲淡我们的记忆,但爱永远不会。
为了给未满65岁的年轻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提供工作场所,创建其与社会互动的机会,日本静冈县(日本的“县”同中国的“省”)于2017年制定方案,并开展了支援工作。静冈县委托3个社会团体做相关的推广工作,截止至今年10月末,共有5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年轻老人加入这项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工作中。
静冈县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数约有近千人,县长寿政策科的负责人提到:“为年轻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提供宜居的社会环境是重要的课题,希望能够尝试多种方法在县内各区域开展和普及相关失智症的支援工作”。
圣礼福祉集团在滨松市滨北区经营一家名为“滨北爱光院”的老年护理院。这家机构每周开展一次向公司职员贩卖面包、打扫公共绿地和庭院、清洁周边环境等活动。这些活动由护理院专业的照护人员主导,同时为邀请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症的长辈参与活动,担任与其能力相适应的职责,并给予工作报酬,至今已有3名阿尔茨海默症长辈加入其中。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主妇说道:“当我做家务忘了该怎么做的时候,家人总是叮嘱我——一定要注意啊,每次听到这句话时总是很担心自己又会忘掉,很害怕自己又做错了什么事,时刻都是提心吊胆的。当我加入到这份支援工作中后,与很多的同龄人或同样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症的人成为了好朋友,能够与他们进行友善的沟通和交流,我感到非常安心。”
吉冈诚仁院长(45岁)说道:“参加到支援工作中来,不仅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本人的心态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家属对阿尔茨海默症人群的接纳程度也逐渐提高,共同面对、共同协作、共同融入的理念深入人心。”
静冈市清水区的NOP法人WAC清水公司也开展了相关的支援服务,将洗车服务融入到支援工作中,现已有两位轻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加入进来。
滨松市中区的地域创生支援事业团在今年九月,为处于阿尔茨海默症边缘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专门设置的制作竹炭的“竹炭庵
富塚”店铺,至今已有多位认知障碍者加入其中。志村孚城理事长(76岁)说道:“专门为轻度认知障碍者营造自立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场所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有具备专业医疗护理知识技能的职员在场协助,会让失智长辈及家属更安心。”
日本政府从2015年开始就制定了《认知症实施推进综合战略》,并逐步强化年轻失智症患者的支援力度。静冈县在2018年度继续补充完善此项支援事业,相关负责人说:“希望能够整理出更合适的支援方案,并向全县各地普及开来”。
根据对年轻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调查显示,日本的失智症平均发病年龄为51.3岁。静冈县2015年的调查显示,全县至少有444人患有失智症,正处在工作阶段的人发病后,约有九成以上的人不得不选择提前退休。对于高龄老人多以阿尔茨海默症和脑卒中而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居多。虽然在日本40岁以上就可以享受介护保险的惠及,但是年轻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能够得到的政府扶植政策就很少。针对这一情况,静冈县从2016年7月起,就专门设立了针对年轻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约谈窗口,到今年10月,此窗口共受理了160多件相关相谈诉求。
专家指出,阿尔茨海默症是高龄老人的专属病这一印象被逐渐强化,而阿尔茨海默症和抑郁症的症状又很容易互相混淆,因此针对性治疗经常被误诊或延迟。静冈县相关负责人最后提到:“能够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支持比任何事都要重要!”
根据日本《静冈新闻》编译整理